但隨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「國家安全」放在首位,當局在疫情期間中斷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聯繫
正面還有耳機孔、 2 組 USB 與 SD、Micro SD 讀卡機,方便連接各種周邊。Kensington SD5600T 動手玩 接下來就直接來看看採用 Thunderbolt 4 介面的擴充底座,到底能帶來什麼樣的優勢。
Kensington SD5600T 的電力輸入除了可以提供本體運作所需,也扮演了為筆電充電的重要角色。Thunderbolt 推出超過十年,我們曾經介紹過 Thunderbolt 的驚奇進化之旅,以及 intel 如何十年磨一線。這時候筆電不但可以使用內建的螢幕,還可以將畫面延伸到兩個外接螢幕,大大增加工作空間。以 Kensington SD5600T 為例,雖然是採用 Thunderbolt 3 規格的擴充底座,但是可以完全相容於 Thunderbolt 4 筆電,而且提供 15 合 1 超豐富的連接功能,更支援 UHS-II, SD 4.0 超高速 SD、Micro SD 讀取功能,使用者還可以根據桌面環境,選擇平放、直立或懸掛等擺放方式,搭配變壓器使用,除了供應底座本身的電力,還能向電腦穩定供應 100W 電力進行充電。螢幕、網路線還有 USB 裝置通通接到擴充底座。
輕鬆組成三螢幕的工作環境,並連接多重 USB 裝置與穩定的有線網路。只要認明機身上貼出的 EVO 認證標章,就能確定具備 Thunderbolt 4 的功能。身陷醫療糾紛官司者必買:理解法官判決的思考路徑,找到於己有利的蒐證方向。
現行醫療法第82條第3項、第4項規定:「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因過失致病人死傷,以違反醫療上必要之注意義務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所致者為限,負刑事責任。」「麻醉完畢在恢復室之麻醉後照護常規:先給予病人氧氣,並持續監測病人之生命徵象是否正常,包括血壓、血氧濃度、心電圖,觀察病人術後恢復情況,直到意識完全清醒,生命徵象穩定,病人能夠自己下床走路,才能離開醫院或診所。請問劉醫師僅詢問小君身體情況即任其離開診所,是否符合醫療常規?又應否承擔過失致死罪之刑責呢?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4259號刑事判決、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6年度醫上訴字第4號刑事判決 法院見解 按刑法第276條第2項之業務過失致人於死罪,除從事業務之人於業務上違反注意義務外,尚須被害人之死亡結果,與行為人違反注意義務之行為(包含作為與不作為)之間,有相當因果關係或客觀可歸責性,始能成立。而上訴人身為○○診所之負責醫師,並以從事整型美容、溶脂等醫療手術為業,對於上開術後照護內容知之甚明,並負有此等術後觀察照護義務。
醫療機構經營者必備:掌握醫療法、醫事法、勞基法等相關法律規定,不再誤觸法規,影響營業績效。Photo Credit: 商周出版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返家約莫三個小時後,小君即因喘不過氣、全身冰冷而撥打一一九求救,不幸的是,小君最後仍搶救無效而死亡。」 本案例中,劉醫師所為明顯不符合麻醉及手術後所應遵行的步驟,即違反醫療上必要之注意義務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,自應成立刑法上過失致死罪。」 是以,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因過失致病人死傷者,除其違反注意義務之行為與死傷結果之發生間,須有相當因果關係,尚須以該醫療領域當時當地之醫療常規、醫療水準、醫療設施、工作條件及緊急迫切等客觀情況為依據,判斷醫事人員所為,是否違反醫療上必要之注意義務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。若未能確實執行或省略此步驟,即無法因應治療病人可能發生之低體溫、低血壓、意識不佳發生意外、呼吸換氣功能不足而導致低血氧、呼吸停止等情形。
即便醫療行為符合常規,也可能負損害賠償責任? 醫療糾紛發生時,由誰負責證明已充分盡到告知義務? 如何判斷醫師有無失職或醫療疏失? 如何降低被判違反醫療常規的機率? 除了醫療常規,可有其他判斷有無醫療疏失的依據? 近年來,醫療爭議案件時有所聞,醫病專業知識的落差,讓救人者經常為官司所苦。若想避開刑事訴訟、民事賠償、行政處分,你必須具備相關法律常識、理解醫療常規與醫療行為的合理範圍,從此遠離各種法律訴訟。而為使醫事人員醫療責任之判定明確化及合理化,107 年1 月24日修正公布之醫療法第82條第3、4項規定:「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因過失致病人死傷,以違反醫療上必要之注意義務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所致者為限,負刑事責任。從而,上訴人確有上開未盡術後觀察、監測義務之疏失至明。
本件原判決認定上訴人對林○君以靜脈注射異丙酚方式為超音波溶脂手術,手術結束後之術後照護具體內容暨目的為何,迭據衛生福利部、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、臺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各於醫審會鑑定書或相關函文中闡述明確,顯見依現時臺灣就類此超音波溶脂手術之醫療常規、醫療水準與○○診所之醫療設施等客觀情況,以靜脈注射異丙酚方式為麻醉而執行之溶脂手術,於術後應將病人留置在恢復室,以監測其體溫、呼吸、心跳、血壓、血氧濃度等生命徵象及甦醒程度,藉以觀察病人術後恢復情況,且須確認病人之意識完全清醒、生命徵象穩定後,方可令其離去,否則即無從因應病人之後可能發生之低血氧、呼吸停止等情形。」「若病患有接受全身氣體或靜脈麻醉,則術後應於恢復室觀察其生命徵象及甦醒程度,須確定病患清醒與生命跡象穩定。
依據實務上醫療常規:「依醫療常規,手術結束後應於恢復室觀察其生命徵象及甦醒程度,一般觀察時間不定,需確定病人清醒及生命徵象穩定再行離院李伯曼就於2023年接受《ABC》訪問時表示,No Labels提名總統候選人的用意,在於替不滿意「僅在拜登及川普之間做出選擇」的選民提供另一種選項。
此外,他主張削減軍事以及醫療健保的財政支出,致力於提供美國乾淨的水資源,打擊高房價,支持軍援以色列但反對軍援烏克蘭。美國各州不保證每個人的參選資格,候選人想在選舉中有競爭力,必須先取得所有州的參選權,而每個州都有自己的法律規則,想獲得參選權必須要有豐厚的財力與律師團,這對獨立參選人來說十分困難。後來呼聲最高,在共和黨總統初選敗給川普的海利,也拒絕了No Labels的邀約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連剛剛拒絕No Labels的鄧肯都表示:「我很感謝No Labels,致力於提供美國人比川普和拜登更好的選擇。綜合《The Huffington Post》與《USA Today》報導,共和黨籍的前喬治亞州副州長鄧肯(Geoff Duncan)於昨(18)日,表示他不會代表非營利政治組織「No Labels」參選美國大選。
為何民意厭倦兩黨惡鬥,卻沒人願意替No Labels參選? 綜合《美聯社》和《USA Today》報導,No Labels在此次總統大選徵召上遭許多人拒絕。共和黨籍的坎普(Brian Kemp)、霍根(Larry Hogan)、海利(Nikki Haley)、鄧肯以及民主黨籍的曼欽(Joe Manchin)都拒絕了該組織的邀約。
對獨立參選人不利的選制也反應在美國歷史,上一次以獨立參選人身分成為總統的人,是美國開國元老華盛頓(George Washington),當時美國還沒有「政黨」的出現。由於這次選舉,多數選民對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,再次對決前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的結果不滿意,因此No Labels希望能趁機提名總統候選人。
身為前民主黨員,外界原以為小甘迺迪在此次選舉中,會瓜分拜登的選票。小甘迺迪是「疫苗陰謀論者」,在COVID-19(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、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流行期間反對接種疫苗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該組織將自身描述為「兩黨合作」(Bipartisanship)的倡議者,盼能吸引同樣厭倦「美國極端左派、右派相互惡鬥」的中間派選民支持。新聞來源 Another Potential Candidate Says No To A No Labels 2024 Run(The Huffington Post) No Labels tells me they dont want to be a 2024 election spoiler. Its time to prove it.(USA Today)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 or political party? Why No Labels may need a label(CBS) RFK Jr. says hes chosen his running mate after singling out Aaron Rodgers, Jesse Ventura(ABC) Joe Lieberman, Doug Jones face-off over No Labels chances with a unity ticket in 2024(ABC) Who is Robert F. Kennedy Jr. and why is he running for president?(AP News) Biden vs. Trump: Who is leading the polls?(Reuters) 延伸閱讀 美國中間派政治組織「No Labels」擬推總統候選人,是否衝擊兩大黨選情? 美國「政治極化」加劇:民主黨支持者搬到藍州,共和黨支持者移往紅州,才敢自在表達立場 川普拜登兩老再對決選民生厭,第三勢力外卡可能打破均勢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此外,小甘迺迪也傳出,有意邀請美式足球聯盟(NFL)球星羅傑斯(Aaron Rodgers)擔任他的副手。
不過,在此艱困選制下,前民主黨人小甘迺迪,仍然堅持獨立參選。No Labels前董事會成員霍根,與民主黨參議員曼欽本來都極有可能代表No Labels參選,不過最後都拒絕。
目前,No Labels在尋找候選人上面臨困境。背後原因除了No Labels的金主、財政及決策過程都不公開透明,長期為人詬病以外,美國的選舉制度對獨立參選人不友善,也是主因之一。
然而,根據《路透社》3月的民調,小甘迺迪參選並沒有傷害到拜登。根據民調,若小甘迺迪沒有參選,有50%的選民會支持拜登,48%的選民支持川普,2%拒絕回答。
若小甘迺迪參選,有39%的選民會投給拜登,38%的選民投給川普,15%的選民會投給小甘迺迪。甘迺迪是誰?如何衝擊選情? 小甘迺迪來自甘迺迪家族,是美國前司法部長羅伯特.甘迺迪(Robert F. Kennedy)的兒子,前美國總統約翰.甘迺迪(John F. Kennedy)的姪子。不過,前民主黨人羅伯特.甘迺迪二世(Robert F. Kennedy Jr.,以下簡稱小甘迺迪)於去(2023)年宣布獨立參選,也預計會成為今(2024)年美國總統大選,最具威脅的第三勢力不過,前民主黨人羅伯特.甘迺迪二世(Robert F. Kennedy Jr.,以下簡稱小甘迺迪)於去(2023)年宣布獨立參選,也預計會成為今(2024)年美國總統大選,最具威脅的第三勢力。
新聞來源 Another Potential Candidate Says No To A No Labels 2024 Run(The Huffington Post) No Labels tells me they dont want to be a 2024 election spoiler. Its time to prove it.(USA Today)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 or political party? Why No Labels may need a label(CBS) RFK Jr. says hes chosen his running mate after singling out Aaron Rodgers, Jesse Ventura(ABC) Joe Lieberman, Doug Jones face-off over No Labels chances with a unity ticket in 2024(ABC) Who is Robert F. Kennedy Jr. and why is he running for president?(AP News) Biden vs. Trump: Who is leading the polls?(Reuters) 延伸閱讀 美國中間派政治組織「No Labels」擬推總統候選人,是否衝擊兩大黨選情? 美國「政治極化」加劇:民主黨支持者搬到藍州,共和黨支持者移往紅州,才敢自在表達立場 川普拜登兩老再對決選民生厭,第三勢力外卡可能打破均勢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連剛剛拒絕No Labels的鄧肯都表示:「我很感謝No Labels,致力於提供美國人比川普和拜登更好的選擇。
目前,No Labels在尋找候選人上面臨困境。甘迺迪是誰?如何衝擊選情? 小甘迺迪來自甘迺迪家族,是美國前司法部長羅伯特.甘迺迪(Robert F. Kennedy)的兒子,前美國總統約翰.甘迺迪(John F. Kennedy)的姪子。
身為前民主黨員,外界原以為小甘迺迪在此次選舉中,會瓜分拜登的選票。若小甘迺迪參選,有39%的選民會投給拜登,38%的選民投給川普,15%的選民會投給小甘迺迪。